农历兔年,有很多承载美好愿景的带“兔”字的成语,譬如“动若脱兔”,意为像兔子那般敏捷、迅速。当然,也有不少发人深省、令人反思的成语,“守株待兔”算得上一个。
“动若脱兔”,意味着积极主动的姿态,睿智又敏捷,时刻都在寻找机会,时刻保持着警惕,果断而快速,毫不迟疑观望。“守株待兔”则不是。“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”,这只兔子,“宋人”是意外、侥幸得到的,不是主动、辛苦捕获的,其被动心态,类似“天上掉馅饼”“躺赢”,完全不可取,也绝不可能赢。
“动若脱兔”,还蕴含着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。这样的“兔子”,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,以“见招拆招”的行动应对风险和挑战。“守株待兔”则完全相反,靠的是经验主义,以为外部环境是不变的,以为“兔走触株”的极小概率事件还会发生,“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”,怎么可能再得到?因此,奋斗路上,必须“动若脱兔”,不可“守株待兔”。
然而,总有人做不到“动若脱兔”。面对各种各样的、甚至千载难逢的良机,有的人“看不见”“看不起”“看不懂”,认知不到位,反应慢半拍,结果落后于人。还有的人“只有想法没有做法,光有理论不见行动。”“夜里想了千条路,早起还是卖豆腐。”说一千、道一万,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;“语言的巨人、行动的矮子”,注定一事无成。
总有人犯“守株待兔”的毛病。没有认真研究、不愿虚心学习,抱着经验主义过日子,只能越来越难,越来越过不下去。有“经验”当然是好的,但不能犯“经验主义”。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,把偶然现象当成必然规律,到处生搬硬套,必然会撞到南墙。
新年里,要做到“动若脱兔”,就必须力戒“慵懒散漫、不在状态”的“节后病”。春节7天假期过下来,可能就有很多的东西感到陌生,觉得不适应。这是所有的“节日综合征”的惯常表现。从假期里推杯换盏、觥筹交错的场景,迅速切换成工作模式,真正做到人到岗、心归位,既是工作制度本来有的严格要求、是公众的期望,更是改进作风的起码要求。立即转变角色,迅速进入状态,以“开局就是决战,起步就是冲刺”的紧迫感,以“等不得”“慢不得”“拖不得”的危机感、责任感,才能跟上工作的节奏,才能以“动若脱兔”的“闯、创、干”的精气神促进事业的发展。
时代在召唤,我辈当自强。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上,谁保持着历史的主动,谁作了充分的准备、谁反应快速而精准,谁就将逐兔先得。谁墨守成规、刻舟求剑,死守狭隘经验而不知变通,谁就会变成兔子的尾巴。当以前者为楷,以后者为鉴。每个人都“见兔顾犬”,每个人都“狮象搏兔”,则磅礴之力可聚、复兴大业可成。
爆竹驱走“年”兽,长假迎来春光。兔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来了,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号令,“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、飞速奔跑,在各行各业竞展风流、尽显风采。”
(文/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)